亚马逊美国站将于2026年1月15日起全面上调配送费用,其中50美元以上商品涨幅最高达0.31美元。以下是具体调整内容及影响分析:

一、配送费调整核心内容

  1. 分价格区间加收费用

商品价格≤10美元:配送费微增(如小号标准尺寸商品每件增加0.12美元)。

商品价格>50美元:配送费最高涨幅达0.31美元,部分高价商品可能涨0.51美元。

其他区间:根据商品价格额外加收0.05-0.31美元不等。

  1. 差异化调整逻辑

低价商品:通过折扣政策缓冲成本压力(如售价≤10美元的标准尺寸商品每件获0.86美元折扣)。

高价商品:因物流成本占比更高,涨幅更显著。

大件商品:取消自有包装折扣(SIPP),未加入SIPP的卖家需额外支付平均2.07美元/件。

二、配套政策调整

  1. 入库与仓储环节

入库配置费细化:大件商品入库配置重量区间更精准,选择“单点入仓”的标准件平均增加0.05美元/件。

超龄库存费上调

  • 库龄12-15个月商品:每月最低超龄库存费涨至0.3美元/件。
  • 库龄>15个月商品:每月最低超龄库存费涨至0.35美元/件。

低量库存费规则变更:考核标准从父ASIN层级改为FNSKU库存天数是否>28天,扩展至大件商品分类。

  1. 旺季附加费

实施时间:2025年10月15日-2026年1月14日。

叠加费用:旺季仓储费约为淡季的3倍,显著增加卖家运营成本。

三、调整背景与平台策略

  1. 成本压力驱动

亚马逊称物流成本持续上升,此次调整为“常态化费率管理”,涨幅低于通货膨胀率及美国其他物流运营商年涨幅(3.9%-5.9%)。

  1. 服务优化与效率提升

平台投入资源改进需求预测、库存配置、流程自动化及退货管理,通过技术手段控制成本。

承诺2026年不新增FBA费用类型,并提前90天通知变动,提供工具支持卖家优化策略。

四、对卖家的影响与应对建议

  1. 成本压力上升

配送费、仓储费、入库费等多环节成本增加,叠加旺季附加费,卖家需重新核算利润空间。

低价商品卖家可通过折扣政策缓冲,但高价商品卖家需谨慎定价。

  1. 应对策略

优化库存管理:避免超龄库存,及时清理9个月以上库龄商品,利用移除费优惠降低清仓成本。

调整定价策略:根据费用变化重新计算产品利润,适当提价(尤其高价商品)。

利用平台工具:通过亚马逊提供的收入计算器、费用预览报告及利润分析仪表板,提前评估影响并优化运营。

探索多渠道配送:考虑第三方海外仓或组合履约方案,降低对FBA的依赖。

五、行业趋势与长期影响

  1. 费率管理常态化

亚马逊明确2026年起旺季费将固定为“年度常规”,卖家需适应成本上升的新常态。

  1. 卖家运营精细化

成本转嫁压力将推动卖家加速供应链优化,如通过缩小包装体积、改用轻量材质降低计费区间。

多渠道库存管理、精细化选品及定价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1. 消费端价格传导

低价商品(≤15美元)可能因成本转嫁提价10%,对价格敏感用户影响明显;高价品牌商品(≥50美元)因溢价空间足,仅上调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