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日,亚马逊发布了一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要求通知》。

 

通知明确表示,亚马逊将于10月31日前向中国税务机关完成首次季度信息报送,覆盖2025年7月至9月期间平台内所有中国卖家的核心涉税数据,包括卖家的身份信息、交易数量、收入以及佣金和服务费等数据。

 

 

 
01
启动背景
 
 
  • 2025年6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国务院令第810号),要求平台按季度将平台内经营者与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与收入信息报送给税务机关。

  • 国家税务总局就报送范围、表格、时限等发布了配套公告(2025年第15号),要求全球互联网平台须按季度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身份+收入信息。

  • 继沃尔玛、SHEIN、全球速卖通等平台相继发布涉税申报公告后,亚马逊也通过卖家后台正式发布通知。首次执行时间为202510

 

 
02
政策重点解读
 
 

1️⃣核心信息

✅报送对象:所有中国注册的亚马逊卖家(企业/个人/个体户,含已注销店铺);

✅报送范围:2025年第三季度(7~9月)全部交易数据;

✅报送截止时间:2025年10月31日(周五)24:00;

✅报送方式:平台自动抓取后台数据,卖家无需主动上传,但须确保信息100%准确

 

2️⃣报送信息内容

  • 身份信息企业卖家需提供公司名称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个人卖家需提供姓名及身份证号

  • 经营信息涵盖交易数量、收入信息、支付给平台的佣金及服务费等信息。

 

 

3️⃣报送时效

平台将严格遵循 “季度终了次月报送” 原则,全年报送时间节点已明确:

  • 1 月:报送上一年10~12月数据

  • 4 月:报送当年1~3月数据

  • 7 月:报送当年4~6月数据

  • 10 月:报送当年7~9月数据

未按规定报送信息的平台将面临税务处罚,但卖家无需担心平台延误——亚马逊已明确承诺将按时完成报送,卖家核心任务是确保自身基础信息准确

 

 
03
卖家应对措施
 
 

核对账户信息:登录卖家后台,确认企业/个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等,需与税务登记信息完全匹配。

自查7~9月流水:导出平台“日期范围报告”,核对销售额、退款额与财务账本是否一致;有差异(如无票采购)需及时补开发票。

规范申报纳税:申报收入需与平台报送数据一致,个人卖家按“经营所得”申报个税,杜绝私账收款。

留存合规凭证:保存平台报表、收款流水、采购发票、物流单据等。

 

 
04
卖家实操指南
 
 

(一)在亚马逊卖家后台完成信息核对

  • 登录亚马逊卖家后台,进入 “账户信息 - 商家资质管理” 板块,重点核对3项内容:

  • 营业执照是否在有效期内,经营范围与实际销售商品是否一致;

  • 法定代表人/经营者身份证信息是否与最新证件一致,无过期或信息变更未更新情况;

  • 结算账户信息是否准确,开户行、账号等要素与银行备案信息匹配。

若发现信息有误或过期,需立即提交更新申请并上传佐证材料。平台将以卖家后台最新备案信息作为报送依据,信息错误可能导致税务机关后续核查异常。

 

(二)国家税务总局电子税务局查询备案信息

  • 访问“国家税务总局电子税务局”官方网站首页,找到“全国互联网平台名单信息查询”模块(或在站内搜索“互联网平台名单信息查询”)。

  • 在查询框中输入“Amazon”或“亚马逊”,查看所列备案主体(包括公司名称/代理人)、备案站点、备案时间及运营主体信息。若你的站点(如amazon.co.jp、amazon.de、amazon.co.uk 等)出现在查询结果中,即表明该站点已完成备案。

 

 
05
常见问题及解答
 
 

Q1:历史遗留的数据会被追溯吗?

A1:目前综合评判来说不会。

 

Q2:目前卖家最重要的操作是什么?

A2:梳理第三季度确认收货订单总额,核对已申报税额与平台数据差异,补充完善市场主体登记与税务信息。

 

Q3:香港/美国公司开店不用报送吗?

Q3:根据当前规定,香港、美国公司暂未被明确纳入报送范围——“境内运营主体” 指国内公司,“从业人员” 仅含自然人。若境外公司股东为中国自然人/企业,未来或要求报送关联数据。“切换境外主体” 仅为短期过渡,长期仍需 “模式清晰 + 税款足额 + 证据链全”。

 

 
 

以上就是本次资讯的重点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若您还有其他的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