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樊去亚马逊纽约新晋网红仓库 TBE9实地参观,全程由亚马逊自提(Amazon Freight)现场运营经理(Operation Manager)陪同讲解。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不仅目睹了多种导致货物上架异常的实际情况,经理给我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影响货物上架速度的核心因素。整理一下分享,也给各位卖家提个醒。

1

第一种情况与货物尺寸及外包装尺寸相关

货物进入亚马逊仓库后,需要先拆包才能上架,仓内有一个标准尺寸的盒子,如果货物能装入这个盒子,就说明货物(对这个FBA仓来说)属于标准尺寸,那么上架效率会比较高;如果货物装不进这个盒子,就是异常件(对这个FBA仓来说),上架速度就会大幅变慢。

另外,不同亚马逊仓的自动化传送带能接受的货物尺寸是存在差异的,大件货送到只收普货的仓,也会导致上架速度变慢。

 

2

第二种情况是标签扫描的问题

亚马逊仓的自动化设备平均 6 秒钟就能扫描一个纸箱,货物必须经过扫描才会生成上架记录,没有扫描记录则等同于未上架。

若标签模糊不清,无法被机器扫描、无法读取与 PO 对应的信息,就会被判定为异常件而转去人工处理,而人工处理效率远低于自动化处理,货物工作人员需拆开包装扫描内部条形码,再逐一完成上架,这会严重影响上架速度。

 

3

第三种情况是订单编号(PO)不对应

如果货物的  PO  与仓库系统中的信息不匹配,同样会从自动化处理转为人工处理。我在TBE9实地看到的情况是,亚马逊FBA仓的自动化程度相当之高,人工处理区域的工作人员极少,只有一两个人负责人工扫描,那这样带来的情况就是人工处理效率是极低, PO不对应会直接导致上架速度变慢。

 

4

第四种情况是送错仓

也就是常说的 “混仓”。部分货代会将不同类型的货物集中送往同一个仓库,例如将大件货和普货混在一起送入仅适配标准尺寸货物的仓库。这个时候仓库就要先将货物调拨至对应类型的仓库(如将大件货物调拨至专门的大尺寸仓库),虽然最终货物还是会上架,但不会在原送仓完成上架,调拨过程会产生上架异常,严重影响上架时效。

 

5

第五种情况是外包装纸箱破损

许多国内商家为控制成本,选择质量较差的纸箱打包装,这类纸箱经过长途运输后容易破损,其上的信息无法被机器识别,就会被归入人工处理区域,同时也会增加人工处理难度,工作人员若当天无法完成扫描,会延迟到次日甚至第三天,旺季时处理效率会更低,对上架速度的影响极大。

 

 

 

 

以上五种情况,都是我在亚马逊 TBE9 仓库实地观察到的、会影响货物上架速度的问题,都是货物入仓后的上架异常情况,是我们货代很难去自主把控的一个环节,各位卖家小本本记下来,防范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