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议员提出的SHIPS法案,即《美国船舶法案》(Ships for America Act),旨在重振美国的造船和商业海运产业。

一、法案背景

  • 美国船运产业的现状长期以来,美国忽视了造船和海运在国家和经济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全球从事海运的商船中,归属于美国船东的仅有80余艘,而中国则拥有5500余艘。这种差距使得美国在全球航运市场中的份额微乎其微。
  • 国际竞争压力中国造船业发展迅速,已经占据了全球造船市场的近50%,而美国则远远落后。此外,美国还面临着来自韩国和日本等国的竞争压力。

二、法案目标

  • 振兴美国航运业和造船业通过法案的实施,加强国内的船舶制造能力和提升商船队伍,从而保障重要战略物资和军用物资运输安全,以及加强美国国际贸易和供应链稳定能力。
  • 打造美籍商业船队计划在10年内将美籍商业船队的规模从目前的80艘扩展至250艘。

三、法案内容

  • 政府资助货物运输要求美国政府资助的货物必须使用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只运输。
  • 进口货物运输要求从2029年起,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商业货物也需通过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只运输。具体来说,要求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货物中,至少10%的比例由美籍船舶运输。
  • 出口货物运输要求在15年内,美国10%的原油出口由美籍船舶运输;在22年内,美国15%的液化天然气出口由美籍船舶运输。
  • 港口优先权美籍船舶在任何美国港口拥有绝对的优先处理权。
  • 资金扶持政府财政将提供资金支持,到2034年,每年拨款2.5亿美元用于远洋船舶建造或船厂关键组件投资,同时每年拨款1亿美元用于小型船厂扩大生产。
  • 税收与费用政策禁止对中国籍船舶、中国实际运营船舶施行豁免吨位税和灯塔费;对在中国船厂维修的美籍船舶,税率提升至200%。

四、法案影响

  • 对中国船运业的影响该法案将使中国船运经营成本上升,在美国港口驻泊装卸效率下降,并可能导致进出口商及货代将部分货物转移至美国船东承运。同时,中国造船业及船舶维修业的订单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 对全球航运市场的影响该法案可能引发全球航运市场的波动,特别是中美之间的航运贸易。此外,美国还可能行使“长臂管辖”,裹挟其盟友对中国船运、造船及维修采取限制性、歧视性政策。

五、法案进展

  • 提出与审议该法案于当地时间2024年12月19日由美国多名议员提出,并将在美国国会进行审议和讨论。
  • 争议与前景该法案预计将引发高度争议,特别是在全球航运市场和中美贸易关系中。然而,在“美国优先”的政治背景下,该法案的通过并非遥不可及。

结语

美国提出的SHIPS法案旨在重振本土船运产业,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国内的船舶制造能力和提升商船队伍。然而,该法案的实施将对全球航运市场和中美贸易关系产生深远影响,需要各方密切关注并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