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行业重磅警报】

2月24日,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发布一份长达531页的“陈述理由令”文件,剑指近4.2万个涉嫌虚假陈述的注册商标,申请时间横跨2016年至2023年。此次大规模清理行动直击跨境卖家的“命脉”——品牌资产,涉事商标一旦被撤销,亚马逊或同步移除品牌备案,导致产品失去A+页面、品牌旗舰店等关键权益,甚至触发平台“品牌滥用”标记,引发连环危机。

4.2万商标暴雷!涉事代理曾伪造签名遭制裁

根据USPTO披露文件,此次调查重点针对商标申请中的虚假材料,包括伪造产品使用证据、律师签名、营业地址等违规行为。名单中523页列出的商标均涉嫌违规操作,部分关联此前已被曝光的中国深圳某代理公司。该公司曾因批量提交虚假申请材料,遭USPTO永久封禁其律师资质。

业内人士透露,涉事代理多以“低价包过”“免使用证据”为噱头招揽客户,实则通过PS产品图、编造销售记录等手段蒙混过关,导致卖家商标“先天不足”。

亚马逊或同步“连坐”,卖家恐失核心运营权

一旦商标被USPTO撤销,跨境卖家将面临三重冲击

品牌备案失效:亚马逊可能直接下架A+页面、关闭品牌旗舰店,丧失站内广告优先权;

店铺标记风险:历史违规记录或触发“品牌滥用”警告,影响新商标备案;

产品链接重置:原有ASIN可能因品牌信息变更导致流量归零。

目前,已有部分卖家收到USPTO的官方通知邮件,要求30天内提交答辩证据,否则商标将自动失效。

紧急自救指南:30天窗口期成关键

针对此次危机,跨境卖家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自查商标状态:通过USPTO官网TSDR系统或代理机构核查商标是否在风险名单内;

收集真实证据:若已收到通知,需在30天内提交产品实际使用证明、合法申请记录等材料;

更换合规代理:委托美国持证律师处理答辩,避免二次违规;

备份品牌资产:提前下载亚马逊A+图文、视频素材,降低后续运营损失。

行业洗牌加速,合规成本陡增

此次事件折射出美国知识产权监管的持续收紧。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商标申请周期将延长,合规代理服务费或上涨30%-50%,依赖“灰色操作”的卖家与机构将被淘汰。

专家呼吁:跨境企业需摒弃“侥幸心理”,从商标申请源头确保材料真实,并分散布局多国商标、专利及版权,构建长期品牌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