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相信大多数亚马逊卖家在其经营过程中都不乏遭遇过被指控为侵权的情况。侵权问题堪称“隐形杀手”,可能会对商家的声誉和销售造成直接影响。要知道,亚马逊平台对侵权行为持零容忍态度,卖家一旦触碰红线,轻则Listing下架、资金冻结,重则封号关店,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常见的侵权类型包括:

  • 图片侵权:盗用他人产品图、模特图,甚至背景素材未获授权;

  • 专利侵权:销售仿造他人外观设计或技术专利的产品(如爆款改良款);

  • 版权侵权:使用未授权的卡通形象、影视IP元素,甚至文案抄袭;

  • 商标侵权:标题、关键词、包装中擅自使用他人注册商标(如品牌名、Logo)。

 

近期,一些亚马逊卖家因侵权问题陷入法律纠纷,敲响了警钟。

 

01
 
QISU
有侵权卖家遭亚马逊起诉

近期,亚马逊联合高端腕表品牌卡地亚,对8家企业及一名网红提起诉讼,指控其在线销售假冒卡地亚珠宝。

 

这些卖家通过更改产品名称(如将“卡地亚LOVE手镯”更名为“女士螺丝爱汰钢手镯”)以规避品牌监测,同时利用高度相似的产品图片及暗示性描述误导消费者,并通过社交媒体将流量引向亚马逊平台,诱导消费者误购。

 

图源网络

 

另一起案例中,一款印有蜘蛛侠图案的手机壳因未经漫威授权而被亚马逊平台封禁。蜘蛛侠作为美国漫威漫画旗下的知名超级英雄,深受消费者喜爱,但该卖家因未获授权便擅自使用蜘蛛侠图案,导致店铺被封。

 

图源网络

 

此外,2024年初,亚马逊与GoPro联合发起侵权诉讼,导致3000多家店铺被一夜清空;而Canon则在单季度内采取了“铁腕行动”,扫除了700个侵权链接。这些事件无疑彰显了亚马逊对侵权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

 

02
 
GUIBI
如何规避侵权行为?

面对亚马逊的侵权监管风暴,卖家们如何规避侵权行为呢?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01
Listing层面
  • 上架前,仔细查询所使用的商标、品牌和图像是否为他人已注册的,避免无意侵权。

  • 确保所有图片、视频资料均获合法授权,不使用任何未经授权的素材。

  • 仔细检查图片、视频及商品描述,确保不含有未经授权的商标图形、文本或音乐。

  • 避免直接抄袭其他卖家的文案,不添加无实际意义或与产品无关的商标词汇。(这些词语可能是商标)。

 
02
产品本身层面
  • 若产品印有LOGO,需预先查询商标是否存在侵权风险。

  • 产品包含知名影视作品角色时,需确认版权许可情况。

  • 对于造型、功能或设计独特新颖的产品,需重点查询专利信息,防止专利侵权。

  • 推广热销产品至其他站点前,全面检查相关站点的商标、版权、专利是否已被注册。

  • 选择有资质且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产品来源合法正规。

 
03
商品包装层面
  • 确认包装设计是否侵犯已注册专利。

  • 检查包装上是否印有未经授权的商标图形或文本。

 
04
定期监测与审查

定期审视产品信息和图片,及时发现潜在的侵权行为。一旦发现侵权,应立即举报投诉,保护自身权益和商业形象。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涌入亚马逊市场,侵权风险如同“隐形地雷”,稍不留意便可能让经营成果付诸东流。因此,卖家朋友们务必高度重视,不妨按照上述建议自查自纠,提前规避侵权风险,确保店铺能够稳健、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