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与时间线

加拿大措施

2024年8月26日:加拿大政府宣布,自2024年10月15日起,对原产于中国的部分钢铁产品加征25%附加关税。

2025年7月17日:加拿大总理卡尼进一步宣布,对含中国钢材成分的进口产品额外征收25%关税,并设定进口配额(超出2024年基准部分征收50%关税),同时设立10亿加元钢铁基金支持本土产业。

关联措施:加拿大此前已对华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并同步对钢铁、铝产品采取限制。

政策动机

加拿大声称措施旨在保护本土钢铁产业,防止他国通过加拿大规避美国关税(如美国对华钢铁高关税)。

加拿大钢铁生产商协会(CSPA)支持政策,认为其有助于本地企业竞争力。

二、中方立场与反制措施

强烈反对与法律行动

中国商务部:指责加方措施违反WTO规则,构成歧视性限制,破坏多边贸易体制。

反歧视调查:2024年9月26日,中方依据《对外贸易法》发起反歧视调查,并于2025年3月8日裁定加方措施违法。

WTO争端解决:中方表示将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

经济反制

关税反制:对自加拿大进口的水产品、猪肉等加征25%关税(具体商品清单见附件)。

反倾销调查:针对加拿大油菜籽(2023年对华出口34.7亿美元,涉嫌倾销)及化工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三、贸易数据与影响分析

中加钢材贸易现状

中国对加出口规模:中国钢铁行业以服务国内需求为主,对加拿大出口占比低、规模小,因此加征关税对中国整体影响有限。

加拿大进口依赖:2025年数据显示,中国是加拿大重要钢材来源国之一,但具体占比需结合总进口量分析。

潜在影响

加拿大本土产业:短期可能受益,但长期或因贸易伙伴反制(如中方措施)面临成本上升。

全球贸易环境:加剧贸易保护主义趋势,破坏全球钢铁产业链稳定。

四、法律与规则争议

WTO规则冲突

加方措施被指未经充分调查,单方面违反WTO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

中方强调措施破坏多边贸易体制,要求加方遵守国际规则。

中方主张

中国钢铁行业近年来在化解产能、环保升级等方面成效显著,获得国际认可。

加方措施缺乏事实依据,中方呼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

五、结论与建议

贸易摩擦升级风险:加拿大措施可能引发中加贸易战,需关注双方后续行动及WTO裁决。

企业应对策略

中国钢铁企业应减少对加拿大市场依赖,拓展多元化出口。

利用中方反制措施(如反倾销调查)维护自身权益。

国际合作呼吁:中方敦促加方撤销歧视性措施,共同维护全球贸易秩序。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加拿大政府公告、中钢网、凤凰网财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