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原因与政策背景

1、ASIN创建政策收紧

政策内容:亚马逊规定,非品牌所有者不得为已停产商品创建新ASIN。停产商品被定义为"不再属于品牌有效商品",平台限制非授权卖家销售此类产品。

直接影响:乐高、索尼、罗技等品牌的停产商品因违反该政策被大规模下架,涉及玩具、电子设备等品类。

2、合规化升级的连锁反应

赃物销售新规(2025年6月30日生效)

要求卖家提供采购凭证、供应链信息,证明商品来源合法。停产商品因供应链断裂,难以满足此要求,易被判定为"来源存疑"。

实验室"白名单"制度(2025年7月13日生效)

仅接受合规实验室的检测报告(如CPSC、UL、FCC认证),涉及儿童产品、电子设备等高敏感品类。卖家需自行承担审核责任,否则商品下架。

3、灰色供应链清理

停产商品常涉及"平行进口"(未缴税商品)、欺诈退货倒卖等问题,成为亚马逊清理目标。此类商品因缺乏官方售后支持,易引发消费者投诉及法律风险。

影响范围与争议

1、品类冲击

玩具品类:可能面临80%商品下架,绝版产品因无法提供发票成为重灾区。

书籍品类:下架比例或达90%,长尾商品合规难度大。

其他品类:美妆、杂货等品类虽受影响较小,但卖家担忧政策执行缺乏灵活性。

2、卖家反应

争议焦点

绝版商品无法提供近期发票,现有审核标准缺乏弹性。

政策执行可能导致"误杀",影响合法销售的第三方卖家。

应对策略

部分卖家转向沃尔玛、eBay等平台,或通过自发货(FBM)维持销售。

强化供应链管理,提前获取合规认证(如UL、UN38.3报告)。

行业趋势与建议

1、行业转型方向

合规化升级:全球电商从"低价铺货"转向"品牌化与供应链透明化",卖家需遵循"链清、票清、人清"原则。

政策联动

锂电池安全审查:含锂电池产品需提供UL认证、UN38.3报告,否则强制下架。

DOE能效认证:2025年2月18日起,所有在售产品需通过DOE能效认证,否则下架。

2、卖家应对措施

短期应对

更新商品状态,明确标注售后政策,确保供应链信息完整。

提前核查实验室资质,避免检测报告失效。

长期规划

转向合规品类(如家居),降低对高风险产品的依赖。

多平台布局,分散政策风险。

案例分析:乐高停产商品下架

1、事件经过

时间线:2025年7月17日,大量乐高停产商品被下架,涉及经典款式(如星战系列、城市系列)。

原因:乐高官方已停产,第三方卖家无法提供品牌授权及完整供应链凭证,违反ASIN创建政策。

2、影响与启示

品牌影响:乐高官方渠道未受影响,但第三方卖家损失惨重,部分转向二手市场或独立站。

合规启示:卖家需与品牌建立授权关系,或转向官方认证的翻新/二手商品销售。

总结与展望

亚马逊此次严打下架停产商品,是合规化升级的核心举措,旨在清理灰色供应链,确保商品来源合法性与安全性。卖家需积极适应政策,强化供应链与合规管理,以应对行业转型挑战。未来,合规性将成为电商竞争的核心要素,唯有遵循"链清、票清、人清"原则的卖家,方能在合规时代中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