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

出口数据、关税

No.1

非欧盟卖家必须在欧洲设海外仓

  1. 2025 年 7 月 17 日,欧洲议会通过跨境电商监管新规,政策内容:

    强制非欧盟卖家本地设仓。

    取消150 欧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

    对来自非欧盟国家的每件包裹征收 2 欧元的处理费用。

(目前,该系列提案仍需经过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之间的协商,具体实施方式和时间尚待确认。)

No.2

美国拟对华石墨加征93.5%反倾销税

  1. 7 月 17 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中国石墨存在 “不公平补贴” 并以低于市场价格 “倾销”,将对自中国进口的阳极级石墨征收 93.5% 的初步反倾销税,新税率与现有税率叠加,最终将使实际适用关税税率飙升至 160%。(此次裁定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最终裁定预计于 12 月 5 日公布)

  2. 涉及范围:该关税适用于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及两者的混合物,石墨是制造电池的关键材料,全球电池级石墨精炼高度依赖中国,2024 年美国进口的石墨产品约为 18 万吨,其中约三分之二来自中国。此轮关税可能导致石墨价格翻倍,进而使每辆车的电池成本上涨 1000 美元甚至更高。

美国以 “不公平补贴” 为由对中国石墨加征高额反倾销税,欧盟要求非欧盟卖家在欧盟设海外仓,还计划取消低价值包裹关税豁免政策等,这些举措本质上都是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旨在保护本土产业和市场。二者都体现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向区域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对全球市场价格体系产生影响。

No.3

海关总署发布上半年贸易数据

  1. 海关总署星期一(7月14日)发布上半年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前 6 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21.79 万亿元,同比增长 2.9%。

  2. 外贸规模整体增长:2025 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21.79 万亿元,同比增长 2.9%,创历史同期新高。

  3. 中美贸易受关税影响下降:受美国所谓 “对等关税” 影响,上半年中国对美国进出口总值 2.08 万亿元,同比下降 9.3%。其中出口 1.55 万亿元,下降 9.9%。中美贸易由第一季度同比增长转为第二季度同比下降,降幅达 20.8%,但 6 月进出口值较 5 月有所回升,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4. “一带一路” 贸易增长:上半年中国对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进出口 11.29 万亿元,增长 4.7%,其中,对东盟、欧盟、韩国、日本等进出口也都实现了增长。

  5. 跨境电商保持增长态势:根据海关总署初步测算,2025 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 1.32 万亿元,同比增长 5.7%。其中,出口约 1.03 万亿元,增长 4.7%。

No.4

加拿大宣布对中国钢材加征25%关税

  1.  7 月 16 日,加拿大总理卡尼宣布,将于 7 月底开始对来自中国的钢材及相关产品加征 25% 关税。

  2. 具体关税举措:加拿大将限制非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国的关税配额,计划 30 天内将其进口量收紧至 2024 年的 50%,超出部分征收 50% 关税;与加拿大签有自贸协定的国家,钢铁出口量限制在 2024 年水平,超出部分同样征收 50% 关税。同时,对来自所有美国以外国家、含中国冶炼浇筑钢材的钢铁产品,额外加征 25% 的关税。

  3. 对中国钢企影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出口国之一,此次加拿大加税,虽体量上相对美国市场有限,但象征意义重大。非 FTA 国家被限制关税配额并加征高额超额税率,会进一步压缩中国钢企在加拿大的市场空间。

 
 

 

跨境物流

量价齐跌、MSK加码电商物流

No.1

LA 6月集装箱进口量创成立117年以来新高

  1. 美国最大港口洛杉矶港在6月份迎来了该港口成立117年以来最繁忙的一个月。 6 月处理了 892,340 个 20 英尺标准箱,同比增长约 8%,较 5 月增长 32%,迎来了其成立 117 年以来最繁忙的一个月。2025 年上半年,该港口吞吐量接近 500 万标准箱,比去年同期增长 5%。

  2. 受关税政策影响,4 月特朗普政府对全球征基准关税后,该港进口放缓,5 月进口量大幅下降。6 月因部分关税暂停,托运人竞相赶在关税征收前 “补货”,使得港口业务量在后半月强势反弹。

  3. 2025 财年前九个月美国海关税收突破千亿大关,6 月单月征收 272 亿美元,同比增 4 倍。关税收入占联邦财政的 5%,成为第四大收入来源,预计全年海关收入或突破 3000 亿美元。

  4. 当前美国海关税收激增部分源于企业提前采购避税,可持续性存疑,美国零售联合会预测 8 月到 11 月美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将出现两位数同比下降。

No.2

美线运价、货量双双告急

  1. 进入传统旺季的第三季度,美线海运却呈现运价和货量齐跌的态势,市场前景堪忧。

  2. 中美关税的宽限期,使得美西运价从每大箱3000美元调涨到6000美元。涨价吸引了船公司纷纷将增加运力,新增多条航线。但市场货量不如预期,运价从6月3日开始一路下跌,到6月20日已经跌破3000美元,本月4日跌破2000美元,9日出现1700美元的超低价,低于部分联盟船的成本价。第三季旺季可能很快就会过去。

  3. 目前第三季度旺季不旺,淡季可能提前到来,第四季淡季或许会更淡。究其原因,一是美国零售商从去年第四季开始就提前备货,导致全美逾1700个保税仓爆满,货物积压严重;二是美国对各国的关税普遍高于之前,尤其是亚洲主要出口国关税约在20%-48%,关税过高使得亚洲短期内很难恢复正常出货。

  4. 跨太平洋航线货量下滑,直接拉低了运价,美西线运价快涨快跌,迫使船公司重新实施减并班措施。地中海航运(MSC)上周暂停Pearl航线服务,调整亚洲至美西航线。中联航运暂缓重开美西线计划。业内人士直言,目前MSC、马士基等海运巨头尚未表态,且货量没有起色,7月中涨价难度较大。除非有更多船只撤出美西航线,否则很难见到运价回升。

No.3

马士基加码美国电商物流市场

  1. 马士基升级其在美国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推出标准和加急双轨配送方案,标准服务平均 3.8 天送达,加急服务平均 2.4 天送达。马士基计划部署自有运输车队,为运输需求大的客户提供服务,以增强其在物流配送环节的能力。

  2. 马士基此举意在从 UPS、联邦快递及亚马逊等物流巨头占据主导的美国物流市场中分得一杯羹,通过差异化服务争夺中小型包裹承运商的市场份额。

  3. 马士基凭借自身全球供应链优势,加速向端到端物流服务商转型,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全面、高效的物流服务。马士基对美国电商物流业务的升级,有望重塑美国物流市场竞争格局,给现有市场参与者带来新的竞争压力,推动市场格局发生变化。

 

 
 

 

跨境电商

返校季消费数据

No.1

美国关于“返校季”最新零售数据

  1. 美国 “返校季” 提前开启,截至 7 月初,67% 的返校消费者已开始采购,较去年的 55% 显著增长,创下 2018 年 NRF 跟踪 “提前购物” 趋势以来的最高纪录

  2. 因担心关税致价格上涨而提早购物。尽管提前采购,但 84% 的消费者仍有至少一半的返校商品未购买。

  3. 热门品类包括:电子产品、服装及配饰、鞋类、学习用品、宿舍或公寓家具、个人护理用品,预计平均花费800至1300美金。